.日期:2005年3月5日,石荀尖北稜(約450公尺),位於平溪鄉
.入 口:台北往平溪方向89.5k,左邊二坑站入(約可停5部車)
.路 線:台北出發-->中山高-->轉北二高-->石碇交流道下-->接往石碇-->石碇下轉平溪106道
.旅 記:
氣象預報說今天溫度會下探至5度,原本想在家避寒,但一早難得出現大太陽,這樣的天氣不出去曬曬太陽有點對不起小孩子,於是中午整裝出發,前往今天的目標平溪鄉的石荀尖,故名思義這座山看起來一定是有點像是荀子般形狀尖尖的。
平溪鄉的山是尖、突出了名,最有名的三尖中央尖、薯榔尖、石荀尖,前面二尖都己造訪過了,就差石荀尖,由於也是在薯榔尖的附近、上次爬該尖時,對該路線己大至了解,故這次是在沒有作什功課情況就出門了,結果卻得到了報應,原本要爬本尊,卻爬到了一座當時也不知名的山,回來查資料才知道是石荀尖的北稜,還吃足了苦頭。
出發-11:30
從台北出發走中山高往北,到汐止轉北二高至石碇交流道下,接往石碇快速道路,至石碇下接往106道交匯路口,在超商買便當解決午餐,這裡右往石碇(往皇帝殿),左往平溪。
二坑口(入口處)-14:00
這裡其實是往薯榔尖的主線山路,不過也是可以從這裡走往石荀尖,只是從這裡走,容易被指標立牌給騙了,而走到今天的另一個山頭,從這裡走沿路皆以人工舖設石頭路,一如往薯榔尖一樣,舖設石頭路至山頂,沿路有解說牌,路況佳好走,途中會經一叉路,取右沿石頭走就對了。
魔神仔洞-14:50
至此己是石頭路的終點,立一牌子「魔神仔洞」?這樣的名字有點嚇人,其實只是一個透通的小山洞,這裡是個叉路(左往汐止盤石嶺,直往今天的山頭),取直走,陡坡原始路徑,之後轉為人工路徑,路大好走。
路至山稜線處前方50公尺處右側有登山布條,無明顯指標及路徑,不過確是今天要走路線,心中真是懷疑這是人走的路嗎?但往前走了100公尺疑慮沒有了,路徑原始尚明顯。循登山布條走,途中亦有布條寫著往石荀尖,且快到了,心喜,終於走對了。
不知名山頭一(被登山路條騙的)-16:00
向來登山布條是不會騙人的,不過這次真的被騙了(寫錯了真的會害死人),不一會兒工夫就爬山這座山頂,景觀尚可,但總覺得不夠尖,也找不到石荀尖山上那座「皇帝椅」,有路往前,心想路線沒錯,那應該是在前方,且前方有一座看起來尖尖的,那應該會是,故往前(下山)再直行。
不知名山頭二(以為是石荀尖的北稜山頭)-17:15
前面這座心想應該是不會錯了,且近山頂處有一爬繩約5公尺,在看過的資料中有印象,不過這5公尺的 垂直登頂,那可真是瞻量的考驗,其實5公尺的高度不算什麼,但是在山頂處,沒有任何著力點,爬到一半時的那種上不去也下不來,且往下看若掉下便會整個滾下山的危險,才是這5公尺登頂的考驗,真的比爬過的皇帝殿及五寮尖還難爬。
終於讓小朋友一個個上去,自己看上去不怎麼樣,自己爬的時候才曉得小孩子當時所說的的恐懼與害怕,雖然他們克服了,但心裡開始覺得對不起他們,不應該讓他們承受這種害怕。
登頂後視野佳,立足點小,尢其可以清楚的看到對面那座雄偉的山頭,但還是找不到「皇帝椅」,於是知道這座也不是石荀尖,但這座山勢頗佳的山頭叫什麼,心裡還一點資料都沒有,今天爬的山真的是爬過的山當中最迷湖的一次。
不知名山頭三(雄偉的站在眼前,但不敢再往前)-17:30
望著對面雄偉的山頭,心裡頭又再犯老病了,那石荀尖應該會是前面這座才是?這是爬山人的通病(登頂的慾望),但若時間許可,我真的會再往前,也許可以從其它路線下山,不過時間已晚(17:30),再不往回走真的會摸黑回家,但爬過的山頭還要再爬一次,小朋友們心裡頭就開始累了,不過這也是爬山運動中最好去遵守的原則,那就是迷路或對路線不清楚及考量時間及體力的多種情形下,走原路回去是最笨也是最聰明的方式。
回入口處-18:30
回到入口處己是天黑了,今天溫度雖低,由於爬山時處於運動狀態,倒不覺得冷,回到這裡開始感到寒意無限,看來明天可能要流鼻水及腰酸背痛了
.後記
這條路線屬艱難路線,不建議走此段,石荀尖的主線山路應由菁桐古道旁的停車場上去(也就在菁桐車站後方的停車場上去-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