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5年8月20日,位於台北縣雙溪鄉牡丹村
.旅照
.入口:
由下而上:雙溪鄉-牡丹登山口(立碑入口處至終點約50分鐘)由上而下:九份-樹梅登山口(立碑入口處至終點約30分鐘)
.路 線:
☉路線1
台北出發->中山高-->八堵交流道下->走濱海公路->至澳底轉102道往雙溪->經牡丹->牡丹國小->沿溪行(循醉兄土雞城指標)至水泥路終點->見貂山古道石頭立碑即為起點。
☉路線2
台北出發->中山高-->八堵交流道下->往瑞芳至九份轉102道->至樹梅觀景台->正前方水泥路入約2公里處->見貂山古道石頭立碑即為起點。
.旅記
-貂山古道的由來
可由兩端各入口處所立的碑記中得知,碑記如下:
「貂山古道」緣于日本明治三十一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因溪流中發現砂金,繼發現金礦,自此採礦者趨之若騖,先後築造運送礦產之輕便車路,與建礦務所醫療站等設施。此路亦成為先民來往瑞芳、九份與雙溪、牡丹從事買賣工作所必經之路。昔時行人絡繹於道,同時亦營造出似真似幻浪漫淒美之山中傳奇--「無緣之墓」的故事。本古道全長約2700公尺,三五好友相邀漫遊於步道之中,除可緞練身體之外,在芳林幽古中亦可領略青山草浪之美,引發思古之情懷。而以春臨大地之際,山崖之間杜鵑鐘萼繁花盛,美不勝收,尤值玩賞。 墨客騷人題為「貂山春色」
-無緣之墓:
初聞之名有點納悶,以為是無人塚,後來才知立碑之由來,其實是埋葬及懷念著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根本不是墳墓,無緣之墓的意寓,其實不也正反映出每個人心中過往的一些不願再回首,或一些令人懷念而不再的感傷。不過該傳說有數點,無緣之墓旁立有解說碑文如下:
「故老相傳,此碑緣由有下數點:
一、日據時代,一日本採礦技師奉派來台時,與論及婚嫁女友,相約二年返鄉後,共訂鴛盟,卻一去杳無音訊。其女友幾經波折,歷盡風霜,來台尋找,抵礦區,獲悉其男友已因病別世,悲慟之餘,乃豎此碑,以為懷念,黯然返鄉。
二、相傳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一日籍採礦工程師,愛上本地一名女子,於是返鄉稟告父母,徵得同意後,回台欲予迎娶,其愛人竟已病故,傷心欲絕遂立此碑而歸。
三、日本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二日籍人士,相偕來到雙溪尋找礦脈,不料一人摔落山谷,重傷而亡,其地點竟是礦脈所在。另一人有感於人生無常,無意開礦,攜同伴骨灰歸返日本。此時死者妻子亦來台尋夫,獲悉夫婿噩耗,即欲回日本,接其夫婿骨灰。時值九月,淒風斜雨,半途感風寒,加上傷心過度竟而病故。事後,當地居民有感於此位日本女性的堅貞,在其病倒之處,立「無緣之墓」石碑以為感念。
四、日據時代,有日本人到此淘金,金未採到,卻傾家蕩產,於是立碑而去。
上述諸說,孰者為是,已難考據,惟識者辨之。」
上述四種傳說,我比較喜歡及相信是第一個,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雖是感人,但也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去輕易嚐試及負擔的,因為往往都是要賠上一生的青春歲月代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