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
由石碇鄉走106道往平溪->永定橋->峰頭路->經叉路口取左->往前200公尺處->見前後2支電線杆上有指標(注意前面那支電線桿指標入口才是,由竹林入)
.路 線:
台北出發->中山高(往北)-->轉接北二高->由石碇交流道下->往石碇->走106道往平溪->經永定國小->至永定橋見峰頭路取右->往前約2公里見叉路指標(右往玉桂嶺,左往平溪)-取左往平溪->往前200公尺處至登山口(不明顯)。
.旅照
.旅記
峰頭尖可從平溪那頭走起,也可從石碇這端走起,但從平溪那頭走起,若不是登山好手及有好體力,可能會很慘,因為要一連爬上十幾座山頭才會到達峰頭尖,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時間,除了體力及耐力要好,路線也要夠清楚才行,所以還是不敢領教這樣的縱走,因此今天選擇從石碇這端走起會比較接近峰頭尖,時間上也比較充裕。
前天的強颱泰利颱風剛過後就去爬山實在不是個好主意,因為今天去爬山得到了証實,這條路徑原本就不明顯也不好走,經過強颱泰利吹打過後,整個路跡幾乎是看不出來,不少樹木橫躺,路線幾乎都在樹枝樹葉的覆蓋下,走不到四分之一的路程心裡就起了打退堂鼓的念頭,因為兒子們的小腿已被刺傷了好幾次,但在入口處有指標標示到峰頭尖約90分可以抵達,這時已經走了1個小時,那應該不遠才是,所以還是選擇往前。
途中經過一處天然形成的水道瀑布,極為特別,因為它的上下落差是由岩石所形成出來的一條天然水道,在這裡幾乎快迷路,因為路跡都找不到,連一些登山布條大概也隨著樹技被吹掉而看不到,尋瀑布而上才看到一些登山布條才確認路線。
沿路陡坡而上一路難走,光不斷尋找路跡便花了不少時間,一直到了山頂的稜線上才比較不用再花時間去找路蹟,到稜線應該是快到了目的地,兒子們心裡如是認為,充滿了興奮,但我心裡知道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因為峰頭尖山形明顯好認,但往前看連個影子都還看不到,熟不知峰頭尖連峰真正的路線是稜線上縱走這一段才是,到達稜線其實只是入口的路段,但稜線一真往上,感覺就像是在攻頂,這時都會有一種快要到山頂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又走了一個小時,此時己經疲憊不已,小兒子不斷在問到了沒,我只能說快了。
在這時又有打退堂鼓的念頭,一路往上走爬了2個小時己吃足苦頭,實在不該讓小孩再受這種罪,但讓人興奮的是眼前終於看到了雄偉的峰頭尖,尖如其名的豎立在眼前,但是否要再往前,只得跟孩子們開個會,最後的結論是,若以後還要再來爬一次,寧可今天爬完以後不要再來,於是大家都同意這樣的結論,伸出手來大喊加油、加油繼續往前。
攻頂的這段路,看似近在眼前,但也走了一個小時,沿路還要注意被吹落在地的刺藤,就這樣在千辛萬苦中來到了山頂,此時心裡有一種驕傲,驕傲不是自己,而是孩子們能堅持到最後,山頂雖然視野不錯,但心裡已不是很再乎眼前的這些,自已心裡也在想,爬山的人到底要的是什麼,攻頂的欲望,還是美景,還是途中的甘苦回憶,也許都是吧,但對我來說也許是一個與一個目標的達成,所累積的每一個生活片段所串成的珍貴回憶吧。
這條路大概是有始以來走的最辛苦的一次,指標說明去程約90分鐘的路程,結果卻走了3個多小時,整整多出一倍的時間,不過去程90分鐘老實說是太趕了些,2個小時比較合理,回程約走了一個多小時,也是在趕路及摸黑中回來,回到家才知道今天也是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想想天黑了還在山上走也實在不好,而孩子們的勇氣也讓我感受在心,所以完成的這躺山旅,晚上就以請吃大餐方式了表心意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