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
位於新中橫東埔路段,從塔塔加管制站進入玉山登山口
.行程摘記:
Day-1:
9/19:台北出發(19:30)->嘉義交流道(23:30)->宿奮起湖飯店(24:30)
Day-2:
9/20:奮起湖出發(07:00)>∼新中橫->東埔停車場(8:30)∼>塔塔加管制站∼>玉山登山口∼>起程(0k/09:45)∼>孟祿亭(1.5k/11:45)∼>白木林(4.5k/13:00)->大峭壁(6k/15:30)->排雲山莊(8.5k/16:00)∼>就寢(20:00)
Day-3
9/21:起床(02:00)~~>登頂出發(02:30)~~>登頂(05:30)~~>下山(06:00)~~>排雲山莊(08:00)~~>回程出發(08:30)∼>至登山口(13:00)∼>回東埔停車場(13:50)∼>北上(14:30)∼>台北(21:00)
.旅照
.旅記
9/19:台北出發(19:30)∼嘉義奮起湖(24:30)
9/20:奮起湖出發(07:00)∼排雲山莊(16:30)
▲東埔停車場(08:30)
昨晚夜宿奮起湖,不幸的又失眠了,我該不會這麼早就得高山症了吧,上了新中橫公路,視野及風景應該是令人心怡才是,奈何肚子開始在痛,一路撐到東埔停車場才得以解決,
▲塔塔加管制站(09:00)
這裡是要入山前的檢查站,有警察單位的檢查站及排雲管理站,入山前都必須在排雲管理站先觀看15分鐘的玉山宣導短片介紹,然後出示身分証檢查後始可入山,完成了這些程序後,終於要入山了,只是從這裡至登山口還有一段距離,若要走路可能至少也要走個1小時以上,還好已有專門的9人座箱型車在接送(車程約10分鐘),但要自費(單躺100元)。
▲登山口出發(09:45)- 0.k
登山口是個多處入山口,這裡當然是登玉山主峰的入口,也是通往多座百岳的重要入口,通往玉山主峰的入口方向就在一個豎立著「玉山登山口」的大石碑處,在明顯不過了,領隊在此作最後的交待及行前說明,大夥兒並在此合拍團體照後,真正的玉山主峰縱走就此開始了。
▲孟祿亭(11:45)- 1.5k
從入口處至排雲全長8.5公里,到這裡己走了1.5公里,就全長8.5公里來看,這段為陡坡較多的路段,但嚴格講起來應該只是算緩坡而己,因為從登山口至排雲全長8.5公里,但全線其實應該都算緩坡而己,只是一天要走8.5公里(約6個小時)並且背著大背包,真的是頗為辛苦的。從這裡往前約300公尺處設有一座公廁,雖不豪華,但在這樣的地方,可稱的上是五星級的廁所,有關穢物的處理,也都是用最環保的方式處理。
▲白木林(13:00)- 4.5k
到達這裡已經走了一半了,這裡有個可供20~30人休憩的涼亭,一般都是在這裡享用午餐,今天的午餐是早上從奮起湖帶來的「奮起湖便當」,該便當名氣雖大,但吃起來實在也不怎麼樣,但麻煩的是,若沒有吃完就要一路帶上山再帶下山,而我只吃了一半,結果真的是帶上山再帶下山到家裡才處理掉。這裡的景觀已變的氣象萬千了,前方巍峨的聳立的大山及峭壁,氣勢不凡,雲霧快速的移動變幻著,後方是一遍白木林,但沒有雪山三六九山莊那裡的白木林多,但己讓人心曠神怡了。
▲大峭壁(14:30)- 6.k
從白木林到這一除剛開始的500公尺較有陡坡外,餘均屬緩坡路線,只是從白木林開始走大腿便開抽經筋,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我知道肌肉還沒有完全拉開來,也有可能是缺乏電解質之故,這時,同行的夥伙給了我一罐救命的運動飲料,果真非常有效,不多久就不再抽筋,且可以慢慢上路了。這段路我走的很慢,只有我一個人在走沒有同伴,看到了一面大峭壁,我自然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峭壁了,真的是很壯觀,呈85度斜角像一面超大的城牆,到了這裡離排雲就越來越接近了。
▲排雲山莊(16:00)- 8.5k
從大峭壁過後,景觀越來越漂亮,高山峭壁及大遍森林巨木伴隨於旁,行前嚮導有提及將至排雲山莊前有200公久的石階陡坡,會比較辛苦,因為至此體力已消耙怠盡,但緣洲卻出現在現前,那真是意志力的考驗了,不過至此感覺還好,並沒有想像中的艱辛。扺達這座可謂高山上的五星級山莊時,心裡有個聲音出現「玉山、我來了」,攻頂雖然是半夜的事,但從登山口至此路線頗長,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山莊並不大但卻古樸有緻,前方是個可以觀看晚霞的好地方,但據說此地終年長霧,要能看到晚霞那是何等不易且有辛才可得,在這裡可以活動的空間並不大,但坐下來看看前方的山林峻壁,氣象萬千的雲霧裊繞,且放下山下與心頭的煩絲千種,自得與寧靜在此便是了。
用餐(17:30)
排雲山莊其實沒有廚房,所有的食物都是要自行帶上山,只是屋內有地方可供煮食而己,但煮食器具也都是自行攜帶上來的野炊用具,在高山上吃什麼東西都會覺得好吃,並不是食物特別,而是任何帶上來的東西都會更加覺得可貴,人的心裡頭若多了一份感念,事與物都會變的不一樣,由於室內外空間都不大,所以大家吃飯很多人都是用站著,雖然屋外已下著雨,但很多人還是在屋簷下吃飯,我則在外面端著碗在下雨中吃飯,這何嚐不也是一種體驗。
就寢(19:00)
從來沒有那麼早睡覺過,但為了半夜攻頂,大家都是如此早睡,而且這裡的電燈只開到晚上20:00便熄燈了,不睡也不行。原本想今天應該累夠了,待會兒一睡下去,應該一下子就不知天下事了,但最痛苦的事便在躺下去之後開始,山莊內其實很小,但床舖卻規劃可容納約100多人,每個人只有60公分的床位空間(上下舖),剛好是肩膀的寬度,根本不能翻身,這倒無坊,但這麼多人像沙丁魚一樣的擠在一起,晚上集體吐出的二氧化碳讓人更加覺得空氣稀薄,我有點感到呼吸困難,再加上打呼聲此起彼落,這樣的夜晚不但難以成眠,而且是漫漫長夜,也無法外出或起來作什麼,只能用祈禱的方式希望起床時間趕快到來。
9/21:登頂出發(02:30)∼登頂(05:30)∼回排雲山莊(08:30)
▲起床(02:00):
終於等到了起床的時間,雖然還是整夜未眠,但至少也等到了要攻頂的時間了,起床後準備簡單的攻頂裝備(主要是頭燈及防寒防雨物品),同時用餐,這是我有史以來吃的最早的早餐,外面的氣溫約8度,山頂應該會接近1~2度,所這時用餐補充體力熱量應該是很重要的。
▲出發(02:30)
此時外面下著雨,非但沒有停歇的蹟象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但領隊認為應該還是可以上山攻頂,所以大夥兒頭帶的頭燈,成一縱隊綿延而上,還頗為壯觀,雨仍是越下越大,山路呈之字型而上,眼前四週一遍烏黑,完全不知在走什麼路,只知跟著前人的腳步前進,頭低著一步步前進,耳朵聽著MP3音樂似乎可以暫時忘記一些痛楚,其實上玉山要登頂這段路(2.4K)是最辛苦,但大家的目的也是為了登頂,所以即時忍受著極大的不舒服,大家還是願意用意志力撐到最後。
到了最後400公尺,領隊要大家放下登山杖,因為從此開始,是較危險的碎石坡路段,而且非常陡峭,必須手腳並用才可順利前進,也許是晚上什麼也看不到,前面怎麼走後面跟著走,否則行走此一路段,在大白天看來可會驚心動魄,反而會瞻前顧後,到了風口時離山頂約有200公尺,今天只有雨勢,風勢不大,在此路段已設有長廊護欄,不過坍塌的很嚴重,最後的路段幾乎都靠岩壁旁的鐵鍊才能順利往上爬行,如此緩慢前進,天也開始亮了,只是雨中的清晨,一點也不美,灰濛濛一遍,但這是我在台灣最高峰所看到的最早的清晨。
▲登頂(05:30)- 10.9k
終於登頂成功了,一切的辛勞在這一刻都變的值得與珍貴,而登頂的感覺是興奮是喜悅嗎?其實沒有,只有冷與空白的感覺,因為我的衣服穿的太少了,手也涷的紅朣,全身發抖,但還是在上面停留了30分鐘,大家不停的輪流拍照與合影,為的就是為自己寫下這珍貴的歷史鏡頭,我也不例外,只是本來在山下時,想到山上時去許下一些願望,結果到上面時腦袋卻變得空白,眼前仍是霧濛濛的看不到太遠的地方,山頂最重要的指標便是那塊寫有玉山及標高的石碑,下面則有另一石碑寫著兩行字「心清如玉、義重如山」,這是山的精神,也是人所要去學的精神,這裡是台灣的聖山,是人們要去追求的靈魂。
▲回排雲山莊(08:00)
登山總是先苦後甘,這是登山者唯有的特權,上山是趕路,下山才是欣賞,由於是摸黑上山,在回程時才看清楚周遭的景物,這段路程最主要的景觀是一大遍傾瀉而下的碎石,地質似乎異常的脆弱,所謂的土石流跟這裡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此種地形幾乎難有植物可以存活生長,但卻有一種植物可以存活在這種惡劣的地形,那就是玉山特有種「玉山柳」,而且只出現在玉山到排雲這段3400~3800公尺之間的範圍,玉山柳看起來很像松柏,只是為了適應地形,而演化成一種長不高可以往左右開展攀爬的物種,生命力異常驚人。回到排雲已有人準備好熱騰騰的紅豆稀飯湯,此時此地能吃上一碗,真是過癮。
▲回塔塔加(13:00)
登頂後回到排雲山莊大約只休息半個小時,便各自整裝準備打包回府,08:30準時出發往回程,此時天氣比昨天差了許多,因為天空還在下著雨,而且看不出有停的蹟象,從昨天到現在即使是下雨的天氣,這一條登玉山之路仍是熱鬧非凡,一路上仍是一來一回的人群絡繹不絕,但同樣是人,在這裡看到的人大家都變的比較健康爽朗許多,13:00回到登山口,此時雨下的更大,接駁車已準時在此等候,回到東埔停車場雨下的更大,司機先生貼心的為大家準備好熱開水及泡麵,身體也變的溫暖許多。
▲北上(14:00)∼抵台北(21:00)
14:00遊覽車準時出發北上,途中在古坑休息站停留一下,晚餐在台中一家不小的餐廳用餐,這是這兩天來吃的最好的一餐,但我覺得最好吃的食物不在菜色,而在時間與地點,即使是一碗湯與白飯,在高山上那仍是最美味的,雖然此行大家相處了兩天,臉孔雖都認識,但還是不知誰是誰,領隊在最後的回程車上請大家各自發表感言,此時才知道有一些人是被哄騙上山的,雖是如此,那些人還是感謝將他們哄騙上來的人,因為這中間的辛苦都己將成為珍貴的回憶,這一切都已變的值得了。而我沒有被誰哄騙,今年起心中早有個聲音叫我要早點上山,期間雖也一波三折,但我還是到達了,到達了真的也沒有什麼,但重要的是,這便是我要完成百岳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