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段∼閂山、鈴鳴山之行(回首面)

(上圖:閂山稜線上的中央尖)

 

.日期:2008年11月28日∼30日

.入口:環山部落∼清泉橋旁轉入730林道9k處(流籠處)開始步行

.旅記摘要:

行程摘要

北二段簡介

730林道簡介

旅照

旅記

第一天記錄

第二天記錄

第三天記錄

後記

同行友人旅記(山野村夫)

 

.行程摘記:

.11/28(週五)

台北出發(10:30)---雪山隧道--->礁溪集合(11:30)∼南山∼思源啞口(停留)∼>環山∼清泉橋轉730林道∼抵檢查哨(16:00)∼宿1樓地板

.11/29(星期六)

起床(03:00)-->管制站車輛出發(04:00) -->9.K停車場(0500)重裝出發-->11.5K登山口(0600) -->17.5K耳無溪叉路口(0845)-->23.2K閂山登山口(11:30)--(卸下背包輕裝上山)-->閂山(3168m)14:30-->回抵閂山登山口(16:15)重裝出發--->抵25K工寮(17:20)∼住宿


.11/30(星期日)

05:00起床 -->06:00工寮出發(25K) -->08:00抵閂山登山口(23.2K) -->11:00耳無溪叉路口(17.5K)-->13:00抵柵欄登山口(11.7k) -->14:00抵停車場(9.k處)<整裝上車回家> -->檢查哨 -->清泉橋-->南山村-->大同鄉-->18:00抵礁溪(晚餐)-->回抵台北(20:00)

.車行路線

台北∼>雪山隧道∼接台七線∼大同鄉∼南山村∼環山∼清泉橋∼730林道管制站∼6k處叉路∼9k流籠處(停車)∼重裝步行開始

.步程資訊:

730林道(重裝):須從9k處開始步行∼至登25.k處(全程16公里)∼單程步行時間6小時(不含休息)。

閂山(輕裝):登山口位於林道23.2k處∼至閂山∼去程2.5小時、回程1.5小時(共須4小時)。.

 

.北二段O型縱走簡介(back)

北二段縱走一般從730林道進入,至9.k(流籠處)停車即開始步行,於13.5及15k處有水源,之後便無水源故須重裝自行攜水前往,行走至17.5k(2583m)耳無溪叉路為O形縱走起點,一般採右去左回,一路經閂山(3168m)∼鈴鳴山(3272m)∼無明西峰(3225m)∼無明山(3451m)∼鬼門關峰(3395m)∼甘薯南峰(3157)∼甘薯峰(3158m)∼遠多志山(2888m)∼耳無溪營地∼回抵耳無溪登山口∼出730林道,一般須5日行程始可完成。

主要經過的山岳分別有:

1. 閂山(百岳排名80):海拔高度3168公尺,山上有部份水池,一路草原相隨至山頂。

2. 鈴鳴山(百岳排名63):海拔高度3272公尺,有女性之峰的造形。

3. 無明西峰:海拔高度3225公尺

4.無明山(百岳排名30):海拔高度3451公尺,附近有無名斷崖。

5.鬼門關峰:海拔高度3395公尺,附近有鬼門關斷崖。

6.甘薯南峰:海拔高度3157公尺

7.甘薯峰(百岳排名82):海拔高度3158公尺。

8.遠多志山:海拔高度2888公尺。

.730林道簡介(back)

730林道全長約27.5 K,從環山下方的清泉橋旁進入(即為林道0.k開始),前行5分鐘將抵林道派出所管制站(已廢棄),以往須於此地辦理入山登記,但派出所已於93年9月即已廢棄,惟建築體外觀及內觀仍相當完整實用,一般山友均利用此處作為住宿。

730林道已廢棄多年且己不再整修,由於路況甚差,車輛其實僅能抵達至9k(流籠處),車輛若底盤夠高且為四輪傳動者,最多可勉強通行至11.7k處,此處設有柵欄,之後林道已沒入荒煙漫蕪的亂石雜草堆中,幾乎已完全回歸山林狀態,當時的林道路跡已難以辨認。.

最後水源處位於13.5k(設有蓄水桶)及15k處(小瀑布),17.5k為北二段O型縱走的來回起點交叉口,可供架設營帳約3頂,23.2k處為閂山登山口(無指標),此處可勉強架設營帳約2頂,往登山口處須留意路旁之樹上布條。

23.2k∼25k(工寮處)為全線最為難行荒煙路段,一路刺藤、咬人貓須留意,芒草高及於人完全煙沒林道路跡,須憑感覺方向往腳下尋找路跡,儘量勿於夜間行走,以免走叉徒增危險。25k處工寮尚稱完好(但仍無水源),內有8個房間,每間約可住宿4人,在此深山荒野,有此一工寮屬彌足珍貴。

27.5k處為林道終點,從25k工寮至此須1.5小時,此處即為鈴鳴山之登山口,由此前往鈴鳴山尚須2.5小時。


.旅照(back)

第一、二天旅照

第三天旅照

.旅記

.第一天(11/28):∼台北∼730林道管制站(宿)(back)

思源啞口

思源啞口是前往南湖大山的登山口之處,這裡終年幾乎籠罩於迷霧之中,但這一段至武陵農場約10公里的路程卻是整個中橫宜蘭之線的菁華所在,筆直整齊的綠林與枯木林、清澈的山澗溪流,在帶有涼意的秋意下,楓葉早已染紅點綴在這萬綠叢中。

(左上圖:思源啞口廢棄派出所、右上圖:派出所後方)

環山部落(back)

環山部落於台中縣和平鄉平等村,海拔約2000公尺之間,位於中橫宜蘭支線台7甲線61公里處下方,過武陵農場的下一個部落便環山了,距離梨山12.8公里。

環山以前叫志佳陽社,後來蔣經國將此地命名為環山,也是歌手張雨生的故鄉,部落居民幾乎為泰雅族,現有245戶人口約500人,山上以種植甜梓為主,秋冬季節滿山的甜梓綠葉轉黃,猶如秋色般佈滿整個環山各山頭角落,顯的格外美麗。

(上圖:志佳陽、雪山稜線、桃山)

(左圖:環山部落、右圖:環山部落看志佳陽山)

.730林道管制站(back)

進入環山後,續往梨山方向便下切至溪谷下方,730林道入口處便在清泉橋旁,清泉舊橋為鋼骨結構,看來還堅固耐用,但由於橋面過於狹窄,另建有新橋併列於旁。

進入林道後尚有果農種植甜梓,故路面尚有維護而保有柏油路面,但愈往後面則愈是難行,行走莫約5分鐘即來到林道管制站,這裡是一處警察派駐所,以往進出林道皆需在此登記,裡面留存的最後登記日期為93年8月23日,看來該管制站廢棄的時間並不久。

房屋外觀及內觀仍相當完整,建有兩層,樓上雖為鐵皮搭建,空間頗大,遮風避雨無慮,只是樓上較為髒亂,住宿前須稍為整理一下,樓下則較為乾淨,地板隨意一舖即可睡覺,旁邊設有一小型手槍練習靶場 屋內仍留有不少靶紙及夾板,晚上剛好可以利用來舖地,直接在地板上睡覺,一切雖是簡陋,但這樣的住宿對登山人來說,已是心滿意足了。

.

(左圖:林道起點∼清泉橋、右圖:環山管制站/已廢棄)

.第二天(11/29):(back)

.步行起點(9k)∼停車處

03:00起床,4點出發,於5點抵達9k流籠頭停車場,途中經過6k時為叉路,初次至此山友大都不知該往那裡走,多數人在直覺上會選擇往前直行,但那是錯誤方向,正確方向應調頭往右上的山路行進。

車行至9k為一處流籠站,可勉強調頭及停放3部車左右,若再往前雖仍可行進,但路況實在差到無法再進入,車輛若為高底盤及四輪傳動車輛,則可勉強通行至最後柵欄終點處(11.7k)。一般山友大都是在9k停車,由此開始步行進入。

(左圖:6k叉路、右圖:9k/流籠停車處)

.登山入口(11.7k)(back)

從9k至柵欄登山口尚有2.7公里,約須行走一小時,這一段路沿途兩旁咬人貓密佈,須載上手套及避免亂觸碰兩旁雜草,否則慘痛的經驗可是會維持個兩三天。

抵達11.7k處為一處柵欄,這裡已是車行最後的終點,過柵欄之後即進入荒煙漫蕪的林道。

(左圖:11.7k車行終點/柵欄處、右圖:雪山稜線)

 

.第一處水源地(13.5k)

這裡為第一處水源地,沿路可見水管接駁至山下,水源處放置一個集水之水桶,取水裝水方便,進入該林道最好於此處備水攜入,否則27公里長的林道,水源地甚少,只有在此處(13.5k)及15k與27k等處有水源可取,其餘溪谷地形之水源大多皆以枯竭,故最好須自行備水進入。

 

 

.第二處水源地15k(楓林區)

這裡是一處小瀑布,水源最為充裕,同時也是槭樹楓林的密佈區,秋冬之季綠葉轉黃泛紅,由於分佈較為集中,故紅葉成林,落葉片片,滿地紅葉舖滿路上,充滿詩情畫意,讓人駐足、讓人懷想。這一段約2公里長的楓紅樹林,是整段27公里林道當中,最美麗精華的路段,值得放慢腳步,慢慢徜徉。

(左圖:15k處附近楓槭成林紅葉片片)

.耳無溪叉路口(17.5k)∼(back)

抵達這裡之前,約於17k處尚有一處松林開闊地,略有空地可供露營(約可搭設約兩頂),視野極佳,可近觀中央尖及南湖大山壯闊稜線。

耳無溪叉路為通往北二段O型縱走來回的起點與終點,左邊有小叉路但不明顯,為通往耳無溪營地方向,而一般北二段O型縱走大都採右去左回。北二段行走,第一天行程大都以25k工寮為目標,故行走至此,已大約走完了林道一半的路程。

 

(左圖:17.5k耳無溪叉路口、右圖:眺望雄偉中央尖)

.閂山登山口(23.2k)∼11:30

閂山登山口位林道路旁,為一處開闊地,但並無特別指標及標示,只有在登山入口處旁的樹上綁了些布條可茲辨識,一般人大多皆把重裝卸在此地,再輕裝上山來回。亦有人直接在此露營順登閂山,翌日則原路返回。

(左圖:閂山起程草坡、右圖:23.2k閂山登山口)

.閂山∼(back)

閂山這個名號,聽來有點冷門,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但從登山口上去,馬上就被一大片金黃色草原所吸引,秋冬之季秋瑟分外明顯。

閂山∼去程2.5小時,回程1.5小時,幾乎都是箭竹草坡為主的地形,山頂看似在前方,但至山頂仍要橫越三座假山頂才可抵達,山上雖有部份水池,離登山口最近的水池約10~15分鐘路程,也許可以取水,但水質不得而知。越往上走,中央尖則更顯的高大佇立在前,一路相伴相隨。

(左圖:閂山稜線上、右圖:箭竹林中的結霜)

.山頂(14:30)

金黃色草原一路連綿至山頂,山頂腹地較狹小,但視野超好,北方為雪山稜線,東邊為北一、二段山群稜線,南方可看見奇萊、合歡山群,而東邊的德基水庫就在咫尺之遙。

(上圖:往閂山路上美麗的假山頂)

(左圖:山頂看德基水庫、右圖:山頂賞峰)

閂山∼賞峰趣(back)

這裡可說是最佳的"賞峰"去處,北一、二段山峰近在眼前,以前遙不可攀的中央尖,竟是如此近距離的展露在前方,那些聽來有點可怕的"死亡稜線、鬼門關斷崖、無明斷崖"等等..就這麼排列在面前,由左從南湖、中央尖、無明山、鈴鳴、畢祿山,形成一條壯麗無比的中央山脈稜線,各個雄偉高峻地羅列在前方,讓人驚嘆、讓人嚮往。

(上圖由左至右為:南湖大山、中央尖、無明山、鈴鳴山、畢祿山五座百岳連峰)

 

 

.草原上的中央尖(back)

下山回程走在草原上,看著前方的中央尖,有著莫名的感動,那是一座充滿著挑戰與危險且帶點神祕山頭,但對登山者而言,總又是那麼充滿著迷戀與嚮往,那尖挺猶如金字塔般的灰白山頭,總是那麼明顯地吸引著登山者的目光。

(上圖:南湖大山與中央尖)

 

.工寮(25k)∼17:20(back)

閂山下抵登山口已是16:15,今晚將夜宿25k的工寮,距離目標尚有1.8k須再行走1小時路程,冬季夜晚來的早,5點過後即快天黑,而這一段又是730林道當中最荒蕪最難走的一段,幾乎已無路跡可循,芒草高過人頭阻擋佈滿前方,一路要撥開自行開路,頭只能往下探尋路跡前進,咬人貓、刺藤一路都是,行走郊山百岳還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無路可走的路。

還好在天黑之前抵達(17:20),但同行的另三位隊友因稍後出發,摸黑至18:00才抵達,後來聽其道來,才知行走其間時猶如在走迷魂陣般的害怕與擔憂歷程。

還好大家都平安抵達,但也由於路線實在太過於荒煙漫蕪,明日行走鈴鳴山須於半夜行走,但這種路連白天行走都有困難了,若要夜半行走,那真是拿性命在睹注啊!後來大家決定放棄鈴鳴山,翌日即回程打道回府,而這樣的決定是對的,否則!即便順利登山鈴鳴山,但真不知有無體力及時間再走到9k登山口,

工寮外觀雖然簡陋,但內部寬敞共有8個房間,算是相當不錯了,這裡仍舊是沒有水源,還好每個人都至少背個兩升的水到這裡,所以用水充份,還夠刷牙洗臉。而這一兩日冷風過境,晚上溫度己降到零度以下,晚上睡覺時都可以摸到睡袋外層結霜的感覺,真是冷,但心是溫的。

 

.第三天(11/30)∼回程(back)

05:00起床 -->06:00工寮出發(25K) -->08:00抵閂山登山口(23.2K) -->11:00耳無溪叉路口(17.5K)-->13:00抵柵欄登山口(11.7k) -->14:00抵停車場(9.k處)<整裝上車回家> -->檢查哨 -->清泉橋-->南山村-->大同鄉-->18:00抵礁溪(晚餐)-->回抵台北(20:00)

(左圖:25k處工寮、右圖:24.5k廢棄水池)

(上圖:約24k轉彎處∼乾溪谷、峭壁)

(上圖:約16k處有一處開闊地,可露營、展望佳)

 

.15k處美麗的懈逅∼楓槭樹林、紅葉片片(back)

(上圖:15k處楓槭紅葉成林)

(上圖:15k處楓槭與水源瀑布)

(上圖:13.5k水源處)

(上圖:9k∼11.7k林道車輛仍可勉強通行)

(左圖:9.k流籠處、右圖:6.k處叉路)

(上圖:730林道起點∼清泉橋)

 

.後記(back)

.荒煙漫蕪的林道∼

台灣的林道是最足以見証繁華與落沒的地方,台灣過去曾有擁有大量的巨大神木與檜木林,這些是多麼珍貴的森林土地守護者。但日本人來了,大肆砍伐一番,日本人走了,國民政府來了也沒有好不到那裡去,沒砍到的地方再以林道長驅直入,再大砍特砍一番,過度的濫墾之後,樹沒了、人走了、路塌了,留下一條條空盪的林道,再加上颱風地震與沒人管,這些過去可能熱鬧非凡的林道,便煙沒於荒煙漫草之中,再次又回歸山林,730林道是最佳的代表。

.黃金草原上的閂山

閂山上的草原雖無奇萊南華與合歡北峰般的遼闊與壯麗,但站在稜線草原上,看著中央尖那是一種感動,看著北一至北二段羅列的山容,一路賞峰與細數著各山頭,此時感到自己是辛福的,山不在於爬多高,而在於能看多遠,如同人不在於爬多高,而在於能看多遠、可以走多長。

.楓葉紅、紅葉情

730林道是一條賞楓紅的好處去,11月底是賞楓槭的好時機,尢其在15k處楓槭成林,紅葉與黃葉襯滿山林,落葉則片片灑下一路長長的思念,那真是一種美麗的懈逅。

.北二段∼我會再來

這次重裝超過之前負重,由於北二段水源之處甚少,故須自行背水,光背水及帶的飲用水已快4公升,整個背包重量已超過25公斤以上,無論到閂山或鈴鳴山,則必須先踢完這漫長的林道,在背負的能力上實在是一大考驗。

北二段雖然各個山頭險峻無比,但也因此吸引著登山者,有人說這是一條英雄之路,必須勇闖鬼門關,越過死亡稜線,才能成為好漢中的好漢,但我不想成為好漢與英雄,只是想去領略,畢竟萬般皆體驗,酸甜苦辣都必須品嚐,這才是菜色齊全的人生,好告訴自己∼我曾走過、我曾來過。也許在多年某個午后的某個回眸裡,仍能展露出一絲絲的笑意,那就夠了。

.中央尖的夢想

站在閂山的稜線上,看著中央尖是如此的貼近,雄偉的金字塔山形,尖峰前方的死亡稜線,羅列於旁的無明山、無明斷崖、鬼門關峰,這些聽來嚇人但又是如此吸引人的斷崖山峰,何時可以一探究竟呢?我想只要有願,便會有路,只要有心,便會有緣,而何時則不急,俗話說,要看山不光是由人來決定,而是由山來決定,強求不得,因緣到來時,自然會成行抵達。

.生死問題

同行同車兩位友人於回程時,均提及身邊親友,因意外而導致生死抉擇的體悟,人在活著與存在的價值之間,在生命與尊嚴的考量之間,要割捨掉親情而作出理智的決定,說時容易做時難啊!

生命雖是一種禮物,活著就有希望,但對於中風、無法言語、無法行動的人來說,這樣的活著,已不是希望也不是禮物,而是種折磨,不管對當事人及他身邊的人來說。這算是一種懲罰嗎?還是一個承受苦難的菩薩?如果是前世的因果須受報償還,那也只得默默承受去還報,否則,只有及早結束,才能重新開始,畢竟人生出來容易,要活的光彩卻是不易,要走的自在,更是困難,畢竟凡事不是一走可以了之的。

.人生的球賽

人生如同球賽,各有上下半場的局面,上半場打輸了,下半場還可以努力追回,但若上半場贏了,下半場卻輸掉了,人生總歸還是輸了。有人說;人生的上半場追求的是成功,但下半場追求的是意義,聰明的你,你追求的又是什麼?

人生美麗的風景,不必在高山,不必在海濱田鄉,只要有份寧靜與知足,即便是休息與停留的時刻,每當回眸與沈澱時,那便是與自己最美麗的懈逅了。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