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生命轉彎處

福智生命成長企業營(回首面)

(上圖:開南大學)

 

.日期:2010年7月29∼8月1日(桃園開南大學)

 

課程大網緣起主辦(福智)照片花絮學習記錄心得分享背景音樂

 

.課程大綱

 

第一天(半天)

.千里來相會

.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

.企業與人生

.相見歡(小組時間)

第二天(全天)

.專題∼無限生命、無限希望

.專題∼觀功念恩

.座談會∼快樂人生

.音樂饗宴

.專題∼關心健康、關愛大地

.座談∼慈心大地

.座談∼心靈對話

.感恩湧胸懷(小組時間)

第三天(全天)

.座談∼工作更快樂(觀功念恩在企業)

.座談∼生命的故事

.音樂饗宴

.展覽活動∼共創健康和樂的世界

.座談∼心靈對話

.無盡燈之夜

.促膝話未來(小組時間)

第四天(半天)

.座談∼改變(Change)

.結業∼心得你我他

 

.緣起 (Back)

此次能參加企業主管生命成長營,主要緣於服務的公司與里仁公司合作發行了一張公益聯名卡「里仁為美福智卡」簡稱「里仁聯名卡」。這張卡片的設計理念以「有機環保」及「公益回饋」作為兩大訴求,結合了里仁公司推動的大地環保理念及福智文教所推動的生命教育作為結合。在台灣競爭的信用卡環境裡,要看到這樣公益性質的信用卡產品出現,真的是相當不容易,因為企業就是要賺錢,但這張卡片每筆消費提供千分之六的公益回饋,沒有上限與下限也不分地點,應該是業界中最高的。

自己也很有福份能參與這其中的規劃,因為這件事、這個產品,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就如同這張產品推出的目的,並不鼓勵提倡過多的消費來浪費地球資源,而是希望將大家日常所需的自然消費力量予以結合,來產生自然回饋的力量,來作更有意義的事∼也就是社會公益。

基於這樣的因緣,對里仁與福智團體從完全陌生到了解(但還沒辦法體會),而這張卡片對里仁與福智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像徵著福智團體要大步地走向前,要走向社會更多的角落,要讓更多的人來認識與了解,來認同與支持其所推動的理念,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環境。

「里仁為美福智卡」簡介參考連結:

(上圖:「里仁為美福智卡」2010年7月7日正式發表)

 

.主辦單位簡介(福智文教基金會)(Back)

福智文教基金會於1997年由日常老和尚所創立,主要以提升人的心靈成長及品德教育為宗旨,老和尚認為「教育是人類升沈的樞紐」,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心靈,而心靈的提升須從教育著手。

福智文教基金會所推動的教育是由幼至老的全面性教育,常態性的教育有嬰幼兒班、兒童讀經班、青少年班、大專班、老年長青班。

短期性成長學習營有企業主管生命成長營、教師生命成長營、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並組成了企業聯誼會、教師聯誼會及福青社(各主要大專院校設有福智青年社團),來延續學員的學習與成長。

另外在雲林古坑成立了福智教育園區,設有福智國小、國中、高中等學校,這裡教育出來的學生無論在基測成績及品學上皆是拔得頭籌名列前茅,這會是未來我們社會上真正需要的青年人才。

難能可貴的是,日常老和尚雖已於2004年圓寂,但一點也未曾遠離,其所推動的理念,由弟子們更加予以奉行實踐而發揚光大,其所留下的教化與典範,反而更深遠的影響著更多的人,陪伴著更多的人的心靈與成長。

 

照片花絮 (Back)

 


.學習記錄
(Back)

第一天:7/29(四) 晴(Back)

.千里來相會(報到)

早上還到公司上班,中午一點才從台北出發趕往學習地點報到,中午天氣炎熱無比,下南桃園交流道後,於各主要路口即有義工頂著大太陽舉牌引導,進入開南大學校園後,即有義工們興高采烈地要幫你提行李,由此刻開始彷彿進入一個不同的世界∼福智團體,每個人開心無比的歡迎你,笑容沒有一點作做與堆積,你很容易辨別的出來是真是假,只是還不知道是為什麼?

(上圖:報到)

(上圖:研習營會場)

 

.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Back)

這次學習營的第一堂課,是用一齣行動劇來作開場,劇名就叫「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這也是此次生命成長營探討的開題,這齣行動劇的結尾沒有答案,只有留下問號?先讓每個人去想想,你是怎樣在過你的一生。

 

(上圖:研習營會場內)

.企業與人生(Back)

企業是豐富人生的一種莊嚴,也可能是另一個人生真實的枷鎖?這是問號?也是事實,如同;科技原是為了要創造讓人快樂,但反而讓人陷入不快樂。又有如醫療技術越進步,人雖然越來越長壽,但人類似乎沒有因此而更健康。科技本想讓人得到方便與快樂,但得到的結果似乎相反。

 

.相見歡(小組時間)

這幾天的晚上時間為分組討論與心得分享,今晚是相見歡,各路豪傑在此相遇,我想這不僅是有緣,更是福報因緣所促成。

 

.用餐時光vs星光大道(Back)

這四天最快樂也是最令人感動的時刻,不僅是在課堂上,而是在每次用餐進場的時段,每次一千多人用餐如條長龍般魚貫而入,從一樓門口到地下室餐廳兩側排滿了列隊歡迎的義工,用堆滿了燦爛的笑容與掌聲唱著「真正高興能見到你,滿心歡喜地歡迎你....」,無論你現在的心情如何,笑∼真的可以快速傳染、可以快速地融化許多的壞心情。每次用餐受到這麼多人的夾道歡迎,簡直在走星光大道上,喜悅充滿著每個人,交會在每張張真摯的笑容目光中,而這些義工們這麼一唱少說也要20分鐘,你們喉嚨不痛嗎?手不酸嗎?你們為什麼要這麼辛勞卻又如此歡喜的來歡迎我們?為什麼?

(上圖:步入餐廳、歡迎的歌聲令人感動)

 

.第二天:7/30(五)(Back)

.晨操(五形健康操/15分鐘)

 

(上圖/左:潔淨的住宿大樓、右:圖書館大樓廣場前作早操)

 

.專題∼無限生命、無限希望

一般人對生命的概念是從出生到死亡,但生命是只有今生,還是生生世世的相續,這一堂課所談的問題,是一個問號?要丟出來讓大家想想。生命如果只有今生,或生命如果是相續的,該如何去看待及規劃呢? 如同 「人唯知道有來春,所以留得來春穀。人若知道有來生,自然修取來生福」。這個問題是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但多數人似乎不會去想,大概只有到了生命快接近尾聲時才會意識到,才會覺得自己跟自己的生命開了一個大玩笑。

生命是有限或是無限,用求証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是沒有意義的。如同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而己。無限生命的概念,應該去思考的是,這樣的概念,是否會讓人更珍惜自己的人生,好好地重新規劃與經營自己的人生,重新去思考人生追求的價值與態度,是否更會去省思那些事是有益於自己與別人事情?

生命如果是相續的,那麼生命是不是就是一場不斷學習與進化的過程,直至達到良善的究竟與圓滿為止。這一輩子沒有修好的功課,沒有學會的事情,是不是下一輩要再來重修一遍?是不是要用累世去不斷學習進化自己,直至學會每堂功課為止。

 

.專題∼觀功念恩

觀功∼去看別人的恩德,去發掘去看到他人好的那一面,去體諒他人,先站在他人的立場,不要想去改變對方,不以自己的觀點及感覺作為出發點。培養自己有一雙美的眼晴,如此才能看到美的事物。

念恩∼感念他人的恩德,心存感激,能先記住他人的好,便會生起善心與回報,心性與習性會變好。

觀功念恩如何去做?妙用便在於要觀察它、放大它、正向去看,要刻意去學習、刻意去改變、刻意去做。其意義精髓便在於∼當你變得能夠好時,便自然便能去影響他人。要改變別人方法,就是要先去改變及改善自己,讓自己變的夠好。

 

上圖:人的一生縮影(影片)

 

.座談會∼快樂人生

觀功念恩是一種改善自己,讓自己得到快樂方法。

快樂是什麼?快樂是苦的相對,生活中的苦大半來自於自尋煩惱∼這是內在的習性問題,另一半來自於人際關係間惡化相向的事與人∼這是外在的人際關係問題。

人的不快樂最真實的寫照就是生氣,無論是生自己的氣或別人的氣,這都是一切導火線的開端,觀功念恩便是要在這導火線未被點燃之前,要立即且刻意去做,當下將這把火予以熄煘。無論是自己生氣時或面對別人生氣時∼趕快觀功念恩,妙用自可體驗。否則;若用自己的角度與習性去看人,別人就會變成都是不配合的人,氣便會悠然而生。

子女的溝通與教育

看到優點1分誇2分,肯定對方。看到缺點,不要當場講(因為口氣一定好),找適當時機說明,溝通不在於講的有沒有道理,而在於是否聽得進去,所以絕對要在彼此都心平氣和的情況下才有用。有人說有些孩子是來報恩的,但有些是來討債的,所謂的討債的孩子,不如說是上天派來磨鍊我們的小菩薩吧!畢竟每個人的生命中不免會有些殘缺,如此才會想去找出逗出生命圓形的那一個角。

 

.音樂饗宴

「覓幽蘭」歌曲教唱(詞/曲:福智讚頌小組)

靜靜的你,開放在幽谷,空中飄逸著清香,乘著涼風,乘著白雲,不知不覺地流布人間。

芬芳的你,搖曳在風中,在綠茵的草原綻放,明月流光,青山陪伴,在謐靜的夜裡微笑。

在滿天的星光中尋覓,在徹夜的夢境中呼喚,穿過山林的幽徑,度過冰清的小溪,

尋覓你,曠谷的幽蘭。

尋覓你,曠谷的幽蘭。

 

∼感恩過去的師長與聖賢,如同矌谷中的幽蘭,靜靜地飄散著世間的芬芳∼

 

.專題∼關心健康、關愛大地

科技文明帶給人類更多的舒適與方便,卻也造成大自然環境破壞,人類健康與生存反而受到更大的影響。

一個人錯誤的飲食習慣,犧牲的是個人

一群人錯誤的飲食習慣,犧牲的是地球

少吃肉,地球深呼吸∼

為大量種植牲畜飼料及放牧∼全世界已有70%熱帶雨林遭到砍伐,每一秒中就有一個足球場面積的樹林消失。

少吃肉、愛護水資源∼

生產一公斤黃豆或萵苣,用水130公升。

生產一公斤牛肉,用水16000公升

少吃肉,減少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排放量∼交通運輸佔全球14%,畜牧業就佔全球18%

蔬食∼Joust Do it(做,就對了)

每餐少吃肉∼一週一天不吃肉∼每天少一餐不吃肉

用餐時,多選擇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為主食。

作環保,少吃肉、更有效。

 

.座談∼慈心大地

有機是什麼?它不是只有種種有機菜、吃吃有機物的表相,它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尊重生命,追求與自然共榮共存的態度。

淨源計劃∼這是慈心有機事業所進行的三個保護水庫的重要計劃,從水庫上游種植的農作物,透過有機轉作,減少農葯使用流入水庫,保護賴以生存的民生用水。

.坪林∼斐翠水庫:坪林盛產茶葉,輔導農民轉作有機茶,設有茶廠從事收購及製茶(又名淨源茶)。

.福壽山∼德基水庫:透過認養蘋果樹保障農民收益下,逐步改善使用農葯至完全不使用農葯。

.阿里山∼曾文水庫:於阿里山「樂野村」輔導當地鄒族原住民部落轉作有機,建立「瑪納有機園區」。

.座談∼心靈對話

苦會自然隨時間消失,但怕的是在這個度過的過程中,因未能調好自己的心性時,又種下其它不好的因子而再產生其它業果。

對生命若無全面的了解時,人只能從片面或片段去看生命,於是便找不到生命的究竟方向與路途,或者;只知生命的部份而做下抉擇時,常常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相同的問題仍會一再出現。

 

.感恩湧胸懷(小組時間)

(上圖/左:圖書館大樓、右:研習會場/室內體育館)

(上圖右:書軒展示區)

(上圖:會場內兩側的活動花絮與心得分享)

 

.第三天:7/30(六)(Back)

.晨操(五形健康操)

 

.座談∼工作更快樂(觀功念恩在企業)

 

.座談∼生命的故事

故事一:一位牌氣極度暴燥的父親,子女見父如見鬼,透過觀功念恩的改變,改善了自己,重新贏回子女的信任與親情。心得∼任何事,牌氣來了,福氣就沒了。

故事二:一位努力打拼事業有成的人,生命的一切就是賺錢,在他的眼裡,我能給你所要的錢,你就是我的工具,到底企業主看待員工是伙伴還是工具呢?許多的企業主或所謂的老闆,你們是否也是常常窮的只剩下錢呢?

故事三:一位知名女歌手,從小在父親家暴的陰影下長大,心靈的創傷始終難以撫平,透過觀功念恩的學習,從不敢面對父親到重新接納,克服了恐懼重新活出了自己。原來我們常感到害怕的事,其實大多是自己的想法在嚇自己而己。

 

.音樂饗宴

「文殊菩薩祈求頌」∼歌曲教唱,這是一首動人心弦與令人沉靜的旋律,是至今仍迴湯在耳邊與心底的歌曲。

三千歲合唱團∼名為三千歲合唱團是由一群70∼90歲高齡的長青班學員所組成,在這些長輩的歌聲中充滿著生活的希望與快樂∼學習能讓人成長、讓人快樂,這也是一輩子的事。

(上圖:三千歲長青班合唱團)

 

.展覽活動∼共創健康和樂的世界

.有機與食品展覽介紹與茶點品嚐

.教育∼關心下一代與終身學習介紹

(上圖:青幼年教育展示介紹)

(上圖:慈心有機介紹展示)

(上圖:里仁有機商品/品嚐展示)

(上圖/左:可樂飲料製作教學/原來都是化學原料調製而成)

(上圖:愛肝短劇)

.座談∼心靈對話

 

.無盡燈之夜

點燈∼燈能點亮白天的光所照不到的角落,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些幽暗角落,每個人心中也都會有一盞燈,為自己點燈,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祈求∼上師心靈指引帶領,不再孤單行走世間。祈願∼自己能智慧待己,慈悲待人。

 

(上圖:點燈祈求之夜)

 

.促膝話未來(小組時間)

 

(上圖:最後一夜的小組時間)

第四天 :8/1(日)(Back)

.座談∼改變(Change)

.屏東民眾醫院的故事分享

.福義軒與胚芽餅的故事分享

 

.結業∼心得你我他

一位幼年遭受家暴的師姐,長久以來心中的痛與苦,在千人面前泣訴中原諒了這一切,在觀功念恩的體會中放下時的解脫,令人動容。

一位行動不便的師姐,在好強與自卑的掩飾中,在心中與世人隔絕而活,無論別人對他的幫助是真心或矯情,讓他感到的都是施捨,心中的厚厚城牆,在此次的學習體驗中,城門打開了,世界變寬了。

 

(上圖:最後一天的合影留念)

(上圖:歸賦/感人的歡送)

 

.心得分享(Back)

.遇見∼生命的轉彎處

人生的每個階段裡,總是一關接一關,四天的學習裡,如同生命中的一支橫槓,串接到生命的另一個轉彎處,在這個轉彎處,看到了生命遠方的另一種面貌,一種可以讓生命更沈穩持續的力量。

 

.生命∼無限生命的概念

無限生命的概念,講的不是有或無、真或假,而是看待生命的一種高度,審視生命格局的一種視野。當你具有這樣的認識時,生命的格局與視野將隨之變大與變寬,如同如證師父所說「你的學習有多高,生命的高度就有多高」。生命如是一段段學習的課程,則今生學不會的,來日得再修,直到學會為止。想想,怎能不珍惜今生與當下的每個行為與反應呢?這何嚐不是生命的功課!

 

.成長∼除非你能真心想幫助別人,否則成長有限

 

.改變∼不要想去改變別人、請先改變自己

想要去改變對方時,不管是出自於關心或善意,在潛意識裡便是要別人改變來配合自己,給別人的感覺會變成是一種要求。想要改變別人是不智的,只有透過學習把自己變好,當自己變得夠好時,自然能夠影響對方,而不是去改變對方。

 

.老師∼我們都有一位好老師

生命的學習是一輩子的課程,學習找到快樂的方法,但這一路上須要有一位好老師的帶領。如此的因緣,讓我們在這裡找到一位好老師,並且相信他會生生世世的陪伴帶領,成為我們心靈中的智者,指引著我們去尋找心靈的真理,尋覓心靈的伙伴,共同扶持與成長。

 

.服務∼服務別人是一種學習、不是一種恩惠

服務別人,不是恩惠,是一種學習,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你們的用心讓人感動,你們的貼心,讓人溫暖,你們的笑容,讓人感到燦爛與美好。辛苦你們了∼你們掌聲的手是否酸痛了,你們的歌聲,是否讓你們聲音變啞了,這一切,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感謝你們的啟發,你們是我們此次最好的學習,讓我們再次有雙美的眼睛去看見∼真與善與美。

 

.感動∼感謝福智、感恩義工

一顆心接著一顆心,一顆心也感動著另一顆心,每年每次一千多人的生命成長企業營,每年如此感動的傳承著∼我好、你好、大家都變好,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人間淨土,共創和樂的世界。

1200多位義工們的服務與付出,讓人在感恩中體會到服務與付出的學習是快樂的,也讓人在感動中產生自省的力量,這一切的感謝...願將這份感動與溫暖化作一份愛的力量傳送出去,用心中被點亮的這盞燈,去照亮更多的人。

 

∼謹此感謝四天來每位辛苦的福智義工朋友們∼

 

.背景音樂 (Back)

 

∼文殊菩薩祈求頌∼

(詞/曲:福智讚頌組)

(1)碧海中, 明月升,藍藍大海月光明;

祈求中,文殊現,熠熠心光熠熠容。

(2)碧海中, 明月升,藍藍大海月光明;

祈求中,文殊現,燦燦心光燦燦容。

(3)大悲尊 以極遍智光明,盡除我心愚癡諸黑暗,

契經及論教典皆證得,願賜智慧辯才咸顯現。

(4)祈求增長聞思修慧能,祈求增長講論著智慧,

祈求賜予共不共悉地,願速如尊成就祈加持。

(5)祈求任運現覺智勝樂,祈求速消除顛倒邪執,

祈求盡斷身心疑惑網,願速如尊成就祈加持。

(6)碧海中, 明月升,藍藍大海月光明;

祈求中,上師現,熠熠心光熠熠容。

熠熠心光熠熠容。

註:(3)、(4)、(5)為法尊法師所譯,出自古藏文「文殊讚」。

(Back)